今天,襄阳市教育局发布《襄阳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遵循“全科开考”“即学即考”原则,发挥学业水平考试“指挥棒”作用,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教学、考试、招生相衔接,保障考生考试机会公平、规则公开、结果公正。健全与省级统一命题相适应的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体系,巩固义务教育“双减”成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考试科目、分值及考试形式
考试科目分省级统一命题科目和市级统筹实施科目,均由全市统一组织;考核及综合素质评价由各县(市、区)组织初中学校实施。
(一)省级统一命题的考试科目(共9科,卷面总分值670分)
语文、数学实行纸笔分卷考试,卷面分值每科120分,英语纸笔考试为9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实行合卷考试,其中道德与法治卷面分值为60分、历史卷面分值为60分;物理、化学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其中物理卷面分值为 70分、化学卷面分值为50分。地理、生物实行纸笔合卷考试,其中地理卷面分值为 50分、生物卷面分值为50分。
(二)市级统筹实施的考试科目(共6项,总分值150分)
英语听说(听力和口语)测试实行“人机对话”考试(即“机考”),分值30分;体育与健康实行平时考核和统考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值50分,其中平时考核15分、统考测试35分;音乐、美术、信息科技“三科合一”实行“机考”,分值40分,其中音乐10分、美术10分、信息科技20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采取现场操作方式进行,每科10分,共计30分。由市级统筹实施的考试科(项)目,具体考试实施办法另行印发。
(三)考核科目: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襄阳好风日等地方课程,实行纸笔考试(可开卷或闭卷),考试成绩以abcde五个等级进行评定。
(四)综合素质评价:按照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纪实性评价,每个方面分别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定。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的学习情况,统一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内容。
考试对象及时间安排
(一)考试对象
2022年入校现就读八年级的学生参加地理、生物学科考试(含生物实验操作考试)。2021年入校现就读九年级的学生需要参加除地理、生物外其他所有学科的考试、考核及综合素质评价。符合条件的从外市外省转入襄阳就读的九年级学生,未能参加襄阳市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的,必须在本次考试中申请参加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从外市外省转入襄阳就读的九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平时考核成绩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考试时间
1.省级统一命题的考试科目纸笔考试时间安排在2024年6月20-22日进行。
2.市级统筹实施的考试(项)科目考试时间由市教育考试院统筹安排。其中,英语听说“一体化”机考原则上在2024年4月中旬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操作考试原则上安排在2024年4月下旬进行,体育与健康考试原则上在2024年5月20日前完成。为减轻学生备考负担和组考压力,音乐、美术、信息科技“三科合一”机考,可按“学完即考”的原则组织实施。
3.考核科目考核时间及综合素质评价由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在2024年5月底前全部结束。
考试成绩构成、呈现及运用
(一)2024年初中毕业生考试科目总成绩包括考生在初三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取得的成绩和在初二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地理、生物、生物实验操作)取得的成绩以及考生在初中期间体育与健康平时考核取得的成绩。
(二)考试科目总成绩以等级和分数方式呈现给初中学校和初中毕业生。根据全市考生分数构成情况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将考生总成绩划分为高分段、中分段和低分段,高分段和低分段考生的总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中分段考生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考核科目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
(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学生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考试结果“一考两用”。初中毕业生毕业标准由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根据考试、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确定,达到毕业标准的颁发初中毕业证书;各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标准由市教育局根据考试、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结合各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情况确定。
市教育局提醒,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教育公平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宣传解读和正面引导工作,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畅通信息公开发布渠道,针对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为实现平安考试、诚信考试、温馨考试营造良好氛围。各初中学校要关注考生考前心理状态,加强对考生的心理疏导,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情绪;考试期间要做好送考考生的出行、食宿、卫生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尽可能为考生创造便利条件;考试后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暑假生活,正确指导学生填报高中学校志愿,并做好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中暑中毒、防沉溺网络游戏等宣传教育。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方兵 | 来源:襄阳教育网
编辑:刘斌贝 | 校对:黄娟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